1月13日,海南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建議。 建議指出,當前境外疫情仍在肆虐蔓延,國內多地發生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加之即將到來的春節假期,人流量增大,聚集活動增多,疫情傳播風險加大,疫情防控形勢日趨嚴峻,為持續鞏固海南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確保海南省度過歡樂祥和、平安健康的節日,省疾控中心專家組提出以下建議: 一、當前境外疫情嚴重,個人出境旅行感染風險高。建議個人充分權衡出行時機和必要性,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行。根據海南防控政策,入境人員嚴格實行“14+7+7”健康管理措施,即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后,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的人員繼續實施7天居家健康觀察,期滿自費進行1次核酸檢測;健康觀察期滿核酸檢測陰性者,繼續實施7天日常健康監測,期滿再自費進行1次核酸檢測。 二、所有黨政機關領導干部應率先垂范,非必要不離瓊,尤其不前往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及境外。 三、在瓊企業可通過多種途徑鼓勵本企業員工就地過年,對節日期間留守企業不返家人員和加班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 四、提倡全省市民群眾在省內過年,減少前往境內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省市的出行活動。如確有特殊原因前往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要在出行前向所在社區(村委會)登記、向所在單位報備,返回后第一時間主動報備,并做好必要的自我防護,以及自我14天健康監測。我國境內各地新冠疫情風險等級可在國務院網站專欄(http://bmfw.www.gov.cn/yqfxdjcx/index.html)、手機應用程序“國務院客戶端”或微信小程序等實時查詢。 五、省外低風險地區來瓊人員,應做好個人健康監測,自我觀察14天,一旦出現身體不適,及時規范就醫并主動告知醫生自已的旅行史。 六、做好個人防護,養成“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少聚集、一米線、用公筷”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節假期間盡量減少不必要人群聚集活動,個人家庭聚集最好能夠控制在10人以下。 七、不舉行節日祈福、廟會燈會、軍坡、公期等大型聚集性活動,所有民間活動場所不舉行迎新、敬香、撞鐘等大型聚集性祈福活動。 八、原則上不舉辦大型會議、培訓、展會、年會、團拜會、聯歡會等,減少室內聚集性文娛活動。嚴格控制活動規模,所有室內聚集性活動人數原則上應控制在300人以內,舉辦規模超過50人的須報當地指揮部備案、制定完善的防控方案并提交所參會人員名單和聯系方式。 九、紅白喜事活動人數應控制規模,超過50人的由主辦方或承辦方向所在地政府報備,落實防控措施。有發熱、干咳、腹瀉、乏力等癥狀的人員不能參加聚會。 十、各企業和各單位要壓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對有中高風險地區和境外旅居史的員工按要求落實好報備工作和管理措施,各鎮街、社區、村居要落實好疫情防控責任,確保人員管控到位。 十一、穩步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工作,確保冷鏈物品,尤其是進口冷鏈物品的從業人員,口岸工作人員,醫療衛生人員,檢驗檢疫、航空運輸等重點行業的人員及時、足量完成接種。
科學戴口罩
這份“指南”請收好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